“科教興國”是我國政府提出的新戰略,青少年是科學事業的繼承人和發揚者,科普教育從青少年抓起,是青少年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校園科技館旨在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娛玩之中,學科學、愛科學的科技樂園。
校園科技館功能目標:
能夠滿足地理教育教學要求,方便學生熟悉、接觸與操作常規地理教學儀器與現代地理信息技術,學會運用數字立體地形、環幕示教系統和數字星球系統來定位并以獲取有關人、區域和環境的信息;學會選擇和適用間接證據----衛星遙感影像和其他資料(一起、模型、標本等)來進行學習;學會使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獲取地理動態變化信息,掌握運用3S技術處理、呈現和分析地理證據,了解如何創建虛擬真實的三維地理空間環境,分析地理問題。
校園科技館設計思路:
1. 通過多媒體球幕投影顯示儀、平面投影的結合,為地理教學、科普活動、環境教育提供先進的數字化教學環境。
2. 運用環幕示教系統這一曲面投影顯示型式,播放宇宙語地球,地址災害等視頻資料,在課程導入方面祈禱非常震撼的效果,課程導入部分往往是一堂課能否汲取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幕系統給學生營造一種沉浸感,突出體現宇宙的浩瀚與滄海桑田的變遷。
3. 通過數字化立體地形與多媒體球幕投影顯示儀的聯動演示系統闡述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很好的將地球是圓的,以及很好的體現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局部地理環境的變化,對整體環境變化的影響,極大的提升學生的空間感。
4. 通過演示數字化立體地形,可以讓學生們直觀了解世界海陸分布情況,大洲地形、地理特征,山脈河流概況,以及全球氣候特征,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讓學生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并可深入講解儀實力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以及保護大氣的重要性。
5. 通過觀察中國政區圖、中國政區拼接組合模型等產品,了解中國的疆域、海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接壤情況和中國行政區劃,并通過實際動手拼接對中國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形成更直觀的了解。
6. 合理利用空間,為日常教學、公開課、評課。集體備課提供必要的條件。
7. 營造整體地理學科環境氛圍,整體設計以教學為本,配合空間設計手法,實現數字地理專用教室學科特色,藝術特色。
校園科技館作為師生學習科普知識的基礎場所,對青少年的科學素養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場所相對偏少,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引導下,未來的校園科技館將越來越多,但不應該因此“淪落”為高級玩具。
相關閱讀:新型校園科技館有哪些功能?
歡迎關注江蘇華辰科技館展品微信公眾號,以便獲取最新展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