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科技館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如今大大小小的學校都興起了建設校園科技館的高潮,對青少年的科普知識水平以及提高創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1、保持教育部門與校園科技館的工作配合
長效的館校結合工作機制并不是單方面的努力和幾次合作就能建立的,在當前教育的大環境下給“校園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開展設立了很多障礙,如公眾的科普意識不高、應試教育的局限、主管領導不重視等,所以在與教育部門良好合作的基礎上,還要從根本上尋求更合適的方式和方法。
2、為學校提供優質的科普資源
找到校園科技館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銜接點和準確的切入點,以合適的方式,貼合課堂教育的內容打造校園科技館的科普資源才能真正的讓教育部門對校園科技館的科學教育活動認可,才能讓校園科技館活動真正的走進校園。
3、提高開展科學教育的創新能力
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創新,不僅要積極探索推動活動開展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創新,更要大力加強特色科學教育活動的創新,才能使項目的可持續性增強。但是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模式和機制,科學教育活動真正體現“探究式學習”、“創客教育”等當代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項目甚少,創新的理念需要進一步加強,也需要上級部門加大對基層單位的指導和培訓,提供更多學習的渠道和機會。
4、提升專業人員能力和水平
隨著館校結合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模式不斷深入發展,加快校園科技館專業隊伍培養既是我國校園科技館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也是發展的長久之計。逐步建立專職人員“職前”與“在職”專業培訓體系,培養和造就一批校園科技館專業人才,為校園科技館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同時,加強校園科技館兼職隊伍建設機制研究。長期以來,志愿者都是校園科技館一支重要的科普人力資源隊伍,建立由專家、學科教師、大學生等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共同高質量完成校園科技館及館校結合的實踐教育活動。
總之,建設校園科技館是學校教育的繼續、延伸和發展,對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啟迪青少年的科技意識、提升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閱讀:校園科技館有必要建設嗎?
江蘇華辰 ∣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歡迎關注江蘇華辰科技館展品微信公眾號,以便獲取最新展品介紹,還有紅包領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