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原理:
牛頓分光實驗的科學原理是光的色散。17世紀牛頓發現了日光的色散現象。他讓一束光的色散原理圖日光穿過三棱鏡,結果白光會分散成許多不同顏色的光,在屏上會出現由紅到紫連續排列的七彩光帶,此光帶叫做光譜。牛頓分光實驗揭示了七種顏色的色光并不是三棱鏡賦予白光的,而是由白光發散而來的,也就是說白光是由多種光色光合成的復色光。而紅色、綠色、黃色等顏色都是不可再分的單色光。
功能描述:
實驗裝置由白色光源、光屏、三棱鏡組成。我們將光源透過三棱鏡,通過操作三棱鏡,轉動三棱鏡使得光發生折射與色散,分散成七種不同顏色的光,就可以看到光屏上出現了彩虹,接著選擇七色光中的任一一種通過光屏上的夾縫,照射在光屏后面的三棱鏡上,會發現無論如何轉動三棱鏡使其發生色散,光的顏色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這說明三棱鏡只是分解了白光,而不是改變了白光的性質。
展示方式:機電互動
操作說明:
體驗者調節三棱鏡片的角度,觀察白光和單色光經過折射的不同現象。
參考尺寸:1500*600*12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