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美好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特別的社會文明現象,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校為首要空間,以育人為首要導向,以精力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準則文化建設等為首要內容,以學校精力、文明為首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它由全校師生員工一起創立的,以杰出的校風和學校精力為標志,充溢時代氣息和學校特色的人文空氣。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是進步學校品味、弘揚學校主旋律、進步辦學質量的一條必經之路。
一、物質校園文化建設 承載文化理念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推進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建設文化長廊,張貼宣傳畫、懸掛名人警示語;校門前后掛出警示標語;布置教室,抓好班級文化建設;完善的校園設施為師生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文、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師生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我校做到讓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體現出一定的文化意蘊;讓學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環境,都無時不在對全體師生進行著娓娓動聽的說教;讓它們散發出的文化氣息,都無處不在對全體師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浸潤、熏陶。
二、制度校園文化建設 彰顯文化個性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產物,精神文化必須得到制度文化的支撐才有可能實現。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去完善和改革學校各項制度的。學校制度文化必須在遵規律、守法規的基礎上,彰顯學校的辦學思想和“個性”。
民主管理制度文化,是我校校園文化的又一特色。一是班級民主理事會制度。班級議事會是指在尊重班主任有充分管理權的前提下,對班級管理的常規事務、重大事項進行咨詢、審議、決議、執行的組織,是學校與班主任、班主任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協調、合作的平臺。二是家校校訊通卡制度。學校通過校訊通,固定內容有每周班主任寄語,包括離校時間、到校時間、一周表現、下周要事、作業內容等,還有孩子的離家時間、在家表現、家長寄語等。三是周周反思制度,要求家長和學生對每個周的學習和行為活動進行總結,學生們在總結、反思中,學會了承擔,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感激。
校園文化設計
三、精神校園文化建設 深入文化內涵
辦學理念是學校文化的靈魂,先進的辦學理念具有導向、提升、凝聚的功能。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我校讓獨特的“三風一訓”成為落實這一辦學目標的有效載體。
校訓是學校文化的集中體現和高度概括。我校的校訓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熱愛生命、終身學習”。教育的根本就是要關注人的生命,關注人的生命質量,學校是引發學習的地方,因此,我校以“讓生命因學習而精彩”為校訓,就是要讓學習活動成為潤澤人的一生的最積極、最有意義的活動,使學習成為一種環境、一種氛圍、一種習慣、一種品質。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才會成功,教師、學生的生命質量就是要在學習中完善、在學習中提升!
校訓的內容確定后,還要把其精神實質落到實處。首先,我們加強學習,讓師生了解、體會校訓的豐富內涵,使這二十個字牢牢印入每個師生的頭腦中;其次,學校的各項工作與活動都圍繞校訓的落實而展開,這促使師生對校訓由認同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再由實際行動內化為內在品格。這一校訓不僅能激勵和勸勉現在在校的師生,而且即使將來他們離開了這個校園仍能將這一校訓銘記在心,成為鼓舞一生的座右銘。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和窗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陶冶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師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過學校輻射社會,示范家庭,推動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一所學校的精彩在于校園文化的尋求與發明,在于生命理念的尊重與實行。我們將會用全部的才智和力氣實施文明熏陶戰略,打造學校特征文明,讓校園文化蕩漾在師生生命的微波里,盡情書寫學校的精彩,作業的精彩。一所學校只需具有優異的學校文明,才華完結高質量的學校教育,才華凝集成學校的中心競爭力,才華打造出一流的學校品牌。
相關閱讀:為什么校園裝修不等于校園文化?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0517-8519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