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蘇華辰教學設備有限公司建設的地震科普館2013年試運行以來,贏得了極高的關注,成為了長三角地區最有人氣的地震科普館之一。那么,是怎樣的設計理念獲得青少年的好奇與喜愛?接下來,讓我們來聆聽江蘇華辰教學設備有限公司設計地震科普館設計故事……
轉變設計思路
2008年的汶川、2011年的日本福島以及2013年的雅安蘆山地震,這個可怕的家伙總是給人類制造災難。面對這緊張恐懼的主題,我們用什么樣的表現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這點需要轉變我們的一貫思維方向,我們需要營造一個非緊張、非恐懼、非災難展館環境。適合青少年歡快活潑健康安全場景,這是我們經過多輪專家論證的結果。

地震科普館設計
重點讓觀眾探索與體驗
江蘇華辰的理念非直入式填鴨式教育學習,應該是有她的吸引性和趣味性。設計各種不同的好奇的展項,吸引他們來參與探索學習。我們通過了多種方案的比較,最后確定了以“地震歷險逃生記”的形式來帶領大家去探索地震的奧秘和學習逃生的本領。
在具體展項設計上,讓觀眾自己探究無確定答案的問題,而不給出問題的答案或解釋,讓他們自己體驗探究發現的樂趣。而不是以前傳統的科普館都是展示科普知識、現象和原理,再通過說明牌把有關的解釋明白無誤地告訴觀眾,這種單一的展覽式設計,對觀眾缺乏親和力,已經不適應現在觀眾對科普館設計的要求。
體驗布局的合理性
整個場館讓先后分為地震奧秘、地震體驗、地震逃生、自救互救等幾個板塊。在“地震奧秘”區,既有地球的內部構造模型,也有世界地震帶的分布地圖,小朋友們可以通過非常直觀的視頻、實物等了解地震發生的原因。在地震體驗區,大家可以在非常安全的情境下感受不同震級的地震波,最強的有6—7級,體驗地震的威力。
一旦發生地震,你會怎么做?地震科普館內設計了客廳、商場和教室三個場景,挑戰一下小朋友們的應急反應,攝像頭會記錄一切,然后老師會一一講解。最后,地震自救互救,過后還有地震知識搶答,互動游戲,比如你可以動手蓋個房子,試試它能抗幾級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