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需要,校園科技館應該積極改變開展科普服務方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適應新時期青少年科技教育社會化工作的需要,充分發揮科技館職能,吸引更多的觀眾特別是青少年來科技館,熱愛科學,學習科學,讓校園科技館教育成為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獲取科學知識的殿堂。
在科技館早期的發展時期,場館內并沒有講解員,觀眾到了科技館主要是通過參與、觀后思考的方式來了解科技知識。但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科技場館規模不斷擴大,展示內容的不斷豐富,觀眾如果想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展示內容也就越來越困難,游客在參觀完后很容易出現對于展示內容不知所蹤的情況,在這種需求下也孕育出了科技館講解員這一職業,目前雖然各科技館并未設置講解員這一專職人員,但很多科技館都是從已有的展教隊伍當中選取了一部分優秀的人員從事講解工作。那么講解員要如何做才能讓到館的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多信息,面對不同層次的觀眾我們的講解員又該如何選取的講解內容、確定講解方式呢?在這時里我就根據本人的工作經驗及工作中的實踐與大家分享。
到科技館參觀的群眾組成非常復雜,各個年齡層、各個階層、各個地區的觀眾都有,他們之間有個性但也有共性,講解之前我們就要將我們的觀眾按其層次進行分類,根據各個不同群體的認知特點進行講解,以他們愿意及能接受的方式展示展品內容這樣才能收到好的參觀效果。一般我們按年齡、身份將觀眾分為幼兒、小學生,中學生,成人,領導等團體。
幼兒主要是指幼兒園中班以上的學齡前的孩子,這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抽象思維還未形成,對具體的圖形或鮮艷的色彩等感官刺激的事物更為感興趣一些,同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看到新奇的東西會忍不住要用手摸一下,面對這樣的群體要求我們的講解員在展品選取時要避開過于抽象的,而要選取小孩子喜歡顏色鮮艷,具有卡通圖案或簡單直觀的展品進行介紹,在講解的過程中講解內容要通俗化、簡單化、具體化,講解語言要生動。這時我們的講解員要化身為一名幼兒老師,用你的耐心、動聽的聲音,甜美的笑容,直觀的形象比擬為孩子開打開一扇科技之門,在講解中以引起孩子的科技好奇心為主,為以后孩子對科技產生興趣鋪平道路。同時在講解的過程可加入一些簡單的提問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小學生從籠統、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整體漸漸發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發現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系。比如,在畫圖時,他們漸漸能夠注意到圖中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他們的感知從無意性、情緒性漸漸向有意性、目的性發展,起初,他們選擇觀察對象常常從興趣出發,以后則漸漸能夠按照學習任務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此外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對于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們則不感興趣,所以在帶這類群體時要求講解員在講解時要由淺入深、徇徇善誘、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講解。例如,我們在向小學生介紹機器人展區的雙臂機器人為例,當孩子們初進展區時低年級孩子的反映會很大,常常發生驚嘆的聲音,而高年級的學生雖然對機器人也很新奇,但他們已經有了對自身行為的控制能力,所以反映不會很大,但從其目光中還能透露出對展品的興趣。
當我們將學生帶到展品前后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機器人的雙臂,由于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動畫片的興趣很濃,而且也很喜歡其中的很多卡通人物,為了加強孩子們對展品的印象,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想像這臺機器與他們知道的哪個動畫人物相似,孩子們第一反映就是這個機器人和其它的機器人不一樣,他的手臂非常長非常強壯,就像是大力水手一樣,接下來讓學生們仔細觀察機器人的手臂卡通人物的手臂有什么不一樣,從而讓孩子們的注意力由宏觀進入到微觀上,這時講解員就可以引入自由度這樣一個概念,在接下了的介紹中也可以以類似的方式加強孩子們對機器人應用技術的了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小學生的講解過程中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思維跟著講解員走,但是講解整個過程中的提問不可過多,以免讓孩子所生疲勞感導致有問題無人答的尷尬場面,而問題的難度也要根據團隊的接受程度而定,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簡單些,而高年級的學生則稍稍加些難度,難度的控制上以在提示下稍微思考下就能得出答案為宜。
中學生在接待團體中是講解員最難應付的一類人群,這主要是由于青少年正處于自我意識的形成期,在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之前,他們很難接受那種說教式的知識傳播方式,甚至會產生反抗的心理,從行為上表現出來就是很散漫不聽管束,因此每當遇到這類群體也是講解員最頭痛的時候。但這個時期的孩子子也有其優點如:他們在認識外部世界時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持久的知覺活動。對概念或原理性的知識把握較為準確,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并且可以發表自已的觀點,并把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思維的批判性與片面性共存 ,記憶從短時記憶發展為長時記憶,被動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抽象思維已逐步形成已可以理解并主動思考較為復雜的原理概念。因此面對這類群體講解員首先要調整姿態,在講解時要以朋友的方式來介紹展品,講解前要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點大概有哪些,在講解中將知識點形象化、直觀化并深入化,同時鑒于這些學生對于信息產品的依賴,對最新的產品或時事新聞感興趣的特點,適時加入新的理念、新的想法與學生展開討論或深入探索,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講解內容要主次突出,簡潔明了,不要托泥帶水。因此也要求我們的講解員知識面要廣,要雜,對新事物要有敏感度。
成人團隊中有些是旅行團人員的組成較為復雜,很難對每人團隊成員進行細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以成人講解的方式進行,講解過程能照顧大多數的游客就可以了。但是這類群體由于意識的隨機性很大,而我館的展品大多以互動參與為主,在講解過程中一旦出現他們喜歡的展品游客就會自行參與而不再理會講解員,這就使得講解員很難控制觀眾讓他們跟著你聽完講解,出現越講解人越少的情況。所以對于這種情況科技類講解員要有自己的技巧,例如:對于團隊游客可以事先說明展廳內的展品大多以互動參與為主,我將帶大家觀看重點展品的演示并介紹其原理,在講解完之后大家就可以自由參觀。這種說明可以讓觀眾感到如果著講解員參觀即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觀看到館內最精彩的展品同時也會有更多的時由參與,是一箭雙雕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這樣觀眾才能愿意跟著講解員走。此外講解員也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質,對展品要有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要學會利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吸引游客,在講解過程中將原本枯燥的原理簡單化、形象化、趣味化,這樣才能讓游客愿意跟你走、喜歡聽你講。
領導群體是講解員接待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類群體,在接待時主要采用陪同式的講解方法,在講解時要注意自身的態度,要做到不卑不亢,即要對領導表現出充分的尊重同時也要保持自身的自尊,不可表現出過份的逢迎奉承。在講解是決不能出現疑問提問方式,而應以簡潔明了的方式介紹展品。在講解內容設置上要根據領導的接觸領域做重點的介紹,對于國家與科技相關的重大事件要有所了解,介紹內容主要以概括式的講解方式,在講解過程有所不同因為領導由于長期的工作領域做重點介紹,內容以點到為止,給領導拓展的空間,參觀時間要根據行程安排嚴格把握,但要根據主要領導的興趣可靈活處理。
總之校園科技館講解員要做好講解工作,決不能只是一臺復讀機,講解員也許做不了一個專家,但一定要做一個雜家,講解員在基本工作完成之后要不斷學習,向學者型的講解員發展,同時也要提高自身藝術的修養,將培訓成一個有知識、有素養、有氣質的講解員,這樣才能延長講解壽命,使講解事業得以持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