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每年約發生 500 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這樣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每年大約有一兩次。這樣嚴重的地震一旦發生,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建造地震科普館勢在必行。
一、方案項目特色
本方案以科普性、互動性為特色。在主旨內容選擇上展示人類從古至今,國內,國際對地震的認識進程,利用模型的互動游戲演示地震的一些基本知識,提示地震的奧秘。并且介紹日常生活中的防震知識及技巧,通過讓公眾親自參與制造地震波,感受和認識地震監測的有關知識。參觀者通過手動操作模型建筑,體驗抗震建筑的特點和重要性,學習地震基本知識及自救、互救知識,提高防災技能。
二、設計理念
地震科普館
社區科普館立足社區,緊貼百姓生活。依托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以“地震防災”為主題,立足社區,服務社區群眾,普及地質災害的基礎知識,引導廣大群眾科學應對地質災害,遠離謠言和偽科學,以提高大災來臨時的應對能力。
三、平面布置
場館設計共三間,形狀為長方形,其中長 9 米,寬 10 兩間,長 9 米,寬 6 米一間 ,合計面積 約 150 平米。根據建設、使用、管理、衛生等方面的要求,充分考慮利用現有場地,按功能劃分區域,各分區相輔相成、又互不干擾,營造簡潔、經濟、合理、美觀的環境。
認識地震,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對于一個普通的社區居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社區科普館恰恰可以承擔這一重任。因此新建地震科普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閱讀:地震科普館設計
江蘇華辰 ∣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歡迎關注江蘇華辰科技館展品微信公眾號,以便獲取最新展品介紹,還有紅包領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