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展覽教育有哪些科學思維?科技館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標志性產物之一。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頒布實施,我國科技館建設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并完善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等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各類公共場所要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便利。
要發揮文化和科技相互促進的作用,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增強文化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所以,新的形勢對科技館科普展覽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通常以展覽教育為主,輔之以舉辦與科普相關的其他活動,增強科技館的科普教育功能。同時科技館要考慮服務對象的普遍性,要吸引各個層次、各個年齡段的人到科技館參觀,到科技館參加科普活動,從科技館中獲得啟發和知識。
一、加強科普展覽教育為主導,打造科普主陣地品牌
科技館的常設展廳備有聲光電磁等多種多樣的參與互動式科普展品,這是科技館區別其它場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科技館作為非正規教育機構公共文化設施區別于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從科技館展覽教育中能充分調動廣大觀眾的積極的科學態度,邏輯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領略科學帶來的技術革命。在舉辦科普展覽的同時,目前全國的科普場館都強調布展的協調性,觀眾通過在一定的環境下與科普展品的互動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廣大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把科技館作為體驗科技魅力,啟迪科學思維,展示科學成就,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和窗口。
二、展覽教育是科技館的核心功能
我國的校外教育場所類別繁多,有以開展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為主的科技活動中心,有以講座、培訓為主的辦學機構等,科技館與它們相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技館是以展覽教育作為主要教育手段。展覽教育就象一棵樹的枝干,沒有展覽教育,科技館的核心功能就無法實現。但肯定科技館的核心功能,絕不能否定其他手段,只有如此,科技館才會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一樣茁壯成長。
科技館展覽教育
三、科普展覽要突出時效性
科技館的展覽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展覽的目的。科技館的教育應該是以展覽為主要手段和表現形式的。在常設展廳的基礎上不斷舉辦臨時展覽,活躍科普展覽內容。臨時展覽是科技館科普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臨時展覽具有信息時效性強、社會熱點跟蹤快、準備周期短、布展迅速、觀眾參與熱情高漲等特點。目前,臨時展覽是各國科技館普遍采用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科技館近幾年大力探索科普資源共享共建工作,為大量的基層館提供了方便。如《地震·海嘯·核輻射》、《食品安全》、《南極專題展》、《人與健康》、《心理健康展》、《機器人》等社會關注的臨時展覽,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們要根據本地特點不斷開發出獨具特色的展覽精品,使觀眾真正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
四、科技館展覽教育的現狀
展覽教育作為科技館的主要教育形式,在各科技館基本都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但是由于歷史、觀念、人才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實踐中也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偏差和不足。江蘇華辰小編認為科技館的展覽教育還需大力宣傳、普及與發展。現在很多的公眾對科技館的概念尚有些模糊,所以加強科技館的宣傳尤為重要。
五、科技館展覽教育的實踐與創新
1.以開展青少年活動為載體,大力加強科技館展覽教育的宣傳
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是科協開展的特色青少年科普工作,可以通過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活動大力宣傳科技館,既豐富了在校青少年的課外生活,又極大地推動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廣泛開展。
2.科技館活動進校園、進社區活動為契機大力宣傳科普展覽
在青少年科技活動開展中,注重農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開展,有計劃地開展科技館活動進社區活動。例如,通過舉辦科普大篷車到農村學校巡展,中國科技館“流動科技館”、“中國流動天文館”等形式把科普直接送到農村校園和青少年當中,使他們不出校門就能參觀到科普展覽。
江蘇華辰教學設備有限公司,座落于敬愛的周總理故鄉“江蘇省淮安市”,公司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注冊資金為1018萬元人民幣,本公司為國家教育部指定教學用品及儀器等產品的大型生產經營企業,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主要生產和經營理化生實驗室成套設備、多媒體教學設備、語音室成套設備、校園廣播系統等現代化教學用品。曾榮獲“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和“質量、信譽雙保障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閱讀:科技館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
江蘇華辰 ∣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歡迎關注江蘇華辰科技館展品微信公眾號,以便獲取最新展品介紹,還有紅包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