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展覽效果如何提升?科技館的建設為我國人民提供了學習科普知識最直接的場所,而科技館展品設計與教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江蘇華辰小編就科技館展覽問題與大家探討。
1 提高科技館展品的科技含量
大部分科技館設計均傾向于引進一些現代化的高科技展品,然而其結構較為繁瑣、價格相對較高,同時需要專業維修技術,這對科技館造成非常大的壓力,再加上幾乎無法反映基本的科技常識,使展品難以發揮實際作用。需要設置許多較為簡單、直觀、能夠使觀眾動手操作的展品。因此應該抓好展品引進與制作等環節,使科技館展品內容能夠不斷充實與更新。另一方面可以借鑒“美國舊金山探索館”提倡的“邊動手、邊動腦”的展覽教育理念,注重人們的參與、演示與動手操作活動,提高展教的效果。
現階段,大部分科技館的展品都是從專業生產公司購置的,往往在價格以及保養維修方面受到限制。科技館里面,具有各種專業工作者,特別是高學歷職工比例日益提高,各個科技館應該有效利用自身資源,進行研發工作,開發出一些特色性的展品。同時應該加強與其他優秀的科技館的溝通與互動,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展品,最終使科技館能夠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與新鮮感。制作展品過程中應該通過直觀的體現科學知識,充分突出趣味性和參與性,對觀眾產生吸引,使其主動動手操作,從而使展品能夠激發觀眾的動腦思考能力。
2 提高科技館教育的互動性
展品展覽是科技館開展科普教育的主要方式,輔以輔導員的講解,體現出展品的科技性。然而該模式太過單一,往往使得觀眾在欣賞過程中像蜻蜓點水,流于形式,而無法深入領悟展品所隱含的原理。因此需要提高展覽教育的互動性,一方面可以吸引廣大觀眾親自參與,另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在欣賞過程中動腦思考并掌握其中的理論,最終使科技能夠真正普及。具體可通過為廣大觀眾營造展示平臺的方式,使其能夠參與到展教之中,對其發明成果進行展示,使其對探索科學充滿積極性,在展示的過程中能夠吸收他人的優秀成果。
還可通過青少每工作室、展品資源、綜合表演臺與科學互動劇場舉辦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利用生動有趣的表演與實驗,對科學知識進行傳播,充分顯示其參與性、互動性。此外,還應該針對各個領域的觀眾通過針對性的展覽教育活動,使各個行業的觀眾均能夠獲得與自身相符的教育活動,在參觀過程中能夠充分互動,提高科普教育效果。
3 科技館設計類型要創新運營
國外大部分科技館均收門票,一般價格較低,對于當地居民不會構成負擔。這種門票制度有助于科技館秩序的維持與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國外科技館資金渠道大體上為政府資金、社會捐助與自籌等。建館之初一般通過政府撥款融資,運營過程中一般通過社會捐助的方式進行融資,捐贈的產品具有較高的質量,資金比例較大。而我國因企業思想、實力與社會發展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社會捐助融資開展滯后,應該借鑒國外科技館運營方式,積極開展社會捐助融資模式,推動科技館不斷發展。
4 建立高素質的科技隊伍 提高科技館管理
科技館旨在為社會提供科技教育,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科技館應該切實加強科普工作者的教育,通過教育使其在開展青少年工作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循教育性,科學性,安全性與公平性等思想。同時使其能夠充分了解區域性,全國性與國際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掌握科普場館、社區、基層學校等單位開展科學活動的大致內容,類型與具體的評價手段等,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并可以利用培訓教育使其自身的科技基礎與能力不斷提高。還應該對工作者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使其能夠勤奮工作、恪盡職守,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最終能夠樹立起良好的館風。此外,應該加大管理力度,深入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利用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盡快提高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5 不斷創新科技館的活動模式
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傳播渠道同樣愈發快捷、新穎。科技館應該積極改變傳統的活動模式,創新活動模式。具體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通過小型的流動科技普及車的方式,在廣大農村或者偏遠地區建成科技宣傳站,實施科技活動;將科技館當做主陣地,使科技能夠到社區、企業、農村,使其覆蓋面得到提高,建設大量不動的與流動的科技館;按照現階段internet高度發展與廣大青少年網民日益提高的現實狀況,還可建立網上科技館,通過信箱開展科學技術的互動式傳播,使廣大青少年在娛樂過程中學習到科技,最終使科技傳播的范圍得到擴增。
此外,科技館展覽必須要把觀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斷的采取觀眾的建議,展覽可以設置為臨時展臺和長期展臺,臨時展臺可以根據觀眾的需求定期更換。科技館展覽效果一定要與時俱進,體現出展品的科技性,向廣大觀眾進行有效的科學知識傳播,充分顯示出參與性、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