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如何做好教育活動?科技館教育是科技發展的優秀產物之一,許許多多學生在科技館內所受的科普教育是啟發性的,學習過程是有趣的、放松的、自由自在的。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是有別于課堂教育的。科技館教育非常特殊,能使觀眾走進科技館展廳一直處于探索狀態,而且這種探索是自由的,沒有強迫感,與課堂上的情景完全不同。觀眾可以吸收一些感興趣的知識。特別對于具有好奇心、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觀眾來說,科技館是非常理想的學習場所。
1.弘揚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最基本要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在長期的科學探索和社會實踐,逐漸形成了一些約束人們行為的價值規范和道德準則,這就是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加強對廣大青少年的科學教育,使他們從小養成科學觀念,逐步培養起科學精神。科技館負有重大的責任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2.普及科學知識
當前科技、文化、社會加速發展,知識總量急劇增加,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社會有關部門應該盡力做好科學技術的傳播工作,以增加民眾的科學知識。
3.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科學思想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深刻影響。科學思想是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總的、客觀的看法。
科技館教育活動
科學方法是獲得科學知識的手段和重要工具。主要包括: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方法、數學方法、系統論方法、信息論方法、控制論方法等。科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可以提高創造能力,開發智慧。
4.科普展覽
互動性科普展覽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各個領域,但科技館由于展出面積和經費限制,必須有的放矢地選擇展出內容。根據全國科技館展出內容總體情況分析,大概三個方面內容的展品占了絕大部分:基礎科學內容。主要是為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如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天文等方面科學知識。
高新技術的內容。中國科技館二期工程所展出的內容,具有代表性,讓觀眾看了科技成就或現代科技的發展動態,能夠產生許多聯想。
社會發展需要普及的內容。如涉及環境污染問題、生態保護問題、普及計算機問題。科技館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科學地推出各個展覽或各個方面的科技展品,用豐富多彩的內容吸引觀眾前來參觀,完成科技館的科學普及任務。
5.教育活動
主要包括知識講授、動手制作、科學講座、實地觀摩等。場館內的活動多以知識講授、動手制作、現場互動和科普講座為主,教育活動注重多種手段相結合、相輔相成。從活動目標群體的劃分來看,針對不同年齡群體,進行活動主題、內容及形式地細分,能夠滿足不同參與者的實際特點與需求。如浙江省科技館舉辦的“細菌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的專題講座主要適合小學、中學階段的學生。
科技館教育活動策劃設計依據館內展覽為基礎,來自展覽且服務展覽,是展覽展示的補充和延續。如低碳、節能、新能源的講座就是結合社會時下熱點而舉辦的專題講座。
相關閱讀:如何推進科技館教育信息化?
江蘇華辰 ∣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歡迎關注江蘇華辰科技館展品微信公眾號,以便獲取最新展品介紹,還有紅包領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