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進科技館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發展與建設是打造新型科技館設計的必經之路,我們唯有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不斷掌握和研究、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才能加速科技館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提高科技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實現科普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加強網站建設和局域網絡建設 實現數字科技館信息化網絡共享
科技館網站是作為面向全國宣傳科技館和館際交流的平臺,也是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了解科普知識的窗口,是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重要陣地。網站的建設要經常推陳出新,內容充實新穎,版面設計獨特,能夠起到提升科技館形象、打造品牌的作用,使之成為訪問率較高的網站。
2、拓寬思路 加大科技館設計創新力度
科普宣傳、科技培訓、學術研討是科技館的中心工作,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運行效率,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取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在教務培訓上采用多媒體信息、遠程信息等教育網絡,有效地縮短學習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實現最優化的教學目標。
3、加快信息化建設在教務培訓上的衍生應用 加強科技館管理
(1)建立問題探究網頁和專題學習網站。問題探究網頁是一種探究學習的模式。采用網上交流的方式,可以把科普研究任務、背景資料、研究方法、指導意見等發布在網頁上,受眾也可把研究進程、體會、成果等在網上發布,問題探究和交流等都是在網上完成;專題學習網站以某一科普學術研討為專題,并圍繞專題構建網絡資源,提出學習任務,提供教學指導與學習交流場所、數據檢索和訪問服務。
(2)大量運用網絡技術與仿真技術。虛擬現實是由多媒體技術與仿真技術相結合而生成的一種交互式人工世界,它可以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完全真實的感覺。通過仿真技術,創建仿真科普實驗室,讓受眾在仿真的環境中對科普模型等微觀或宏觀現象進行觀察,并可操作改變其結構、狀態,并記錄其產生的變化結果,獲得真實的體驗。
(3)探索多媒體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結合多媒體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輔助教學系統。智能輔助教學系統由于具有“教學決策”模塊(推理機制)、“學生模型”模塊和“自然語言接口”,因而能確定受眾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能根據受眾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合適的學習材料,實現“人機對話”,并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
4、建立健全信息化科技館管理制度 不斷完善信息化長效機制
要強化全員信息化建設意識與信息化管理的觀念,廣泛宣傳信息化的重要性,引導大家正確地使用網絡和信息資源。加強對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管理,要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對科技館信息化管理進行整體規劃和分步實施,在推行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績效評價機制,在管理項目正式實施進入正常狀態后,納入信息化管理的目標或計劃,進行業績和效能評價,以保障科技館信息化建設的深入開展,并提升科技館服務質量。